根据冬小麦幼苗检测项目,整合静宁县冬小麦生产,从耕作、配方施肥、土壤处理、优良种子、种子包装、标准种植、创新管理七个方面,根据各种技术综合推广,努力使冬小麦生产达到新水平。1、深耕耙子。选择川水地、梯田地或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豆类、小麦、玉米、胡麻、土豆等前茬作物获得后,及时深耕土壤,机械深耕25度cm,为提高土壤储水水平,充分接受自然降水,使雨秋两季都能使用。2、配方施肥。根据耕地地力研究、土壤养分测试和田间配方施肥实验结论,建议全县冬小麦增产施肥标准为:每亩优质有机肥3万―4000KG,尿素15―20KG,普钙40―50KG,而三肥铺底一炮轰。3、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要结合翻耕,1亩用40%辛硫磷乳油00.5KG,将细砂土拌成毒土,撒在地上,再浅耕,整平地面。4、采用良种。根据全县冬小麦种类布局,中南部推广静麦1号、中梁24号、中梁25号、中梁23号、静宁8号;西北部推广静宁9号、静宁10号、中梁23号、中梁24号;川水区推广静宁10号、静宁11号、静宁2号。5、种子包衣。争取全县80%以上冬小麦种子选用40%辛硫磷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包装,合理预防地下害虫,促进苗木生长。6、标准种植。全面推广蓄气手扶三犁播种机及其机械六犁播种机精量种植,亩下粒量14―15KG;膜侧种植下籽量13KG,全膜种植种子量12KG。7、创新管理。小麦发芽后,及时检查幼苗,清除过厚的幼苗,青春后适度施肥,早春改善小麦红蜘蛛、叶蝉预防,拔除后改善白粉病、锈病、小麦蚜虫预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