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要不要囤粮食 今年粮食会短缺吗

众所周知,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服务业和旅游业。现在很多人担心粮食会受到影响,粮食短缺,所以很多人准备囤积粮食。那么今年有必要囤积粮食吗?现在让我们看看!

今年要不要囤粮食?

事实上,家庭饮食中的食物不需要囤积。

事实上,我个人不建议储存家庭用餐中使用的食物。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范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用品可以得到保障。因此,储存食物毫无意义。现在米饭和白面还是很贵的,储存起来其实是一种损失。

另外,粮食有保质期,一次性购买太多,即使长时间不生虫,味道也会差很多,只要适度储存一点,就不需要储存。即使价格上涨了,你也不能在家里吃太多。

今年粮食会紧缺吗?

一般不会。

作为最基本的战略物资,我国粮食储备较多。说白了,这是最基本的基础,粮食短缺的概率很小。而且,国家调控不会允许粮食大规模涨价。与猪肉不同,粮食是必需品,但猪肉不是。少吃猪肉没关系,但粮食不好。没有猪肉,你可以吃鸡肉、鱼和没有食物的树皮。因此,担心是正常的,但你不必太紧张。你需要相信的不是我的话,而是我们的国家。

不囤粮的分析

1、以家庭为单位,一年省200-300元不需要囤积

看看家庭食物的消耗。谷物面粉通常是小麦粉、全麦粉、饺子粉;大米和粗粮。粗粮种类繁多,如小米、藜麦、玉米渣、大黄米、黑豆、燕麦、黑豆、黑豆、米豆、红豆、芡实等。每天吃三顿饭,每天最多吃一斤。一袋10斤的米饭和面条可以吃10多天,一些粗粮可以吃一个多月。

网上买的一袋全麦面粉35元,米饭的价格也一样。有的散卖比较便宜,粗粮比较贵。一个月的粮食消费不到100元,也就是你囤积一年的量,省不了200-300元。没必要。

2、粮食有保质期

保质期过后,就是“陈粮”。现在每个人都想吃新的食物和储存的食物。孩子们能愿意吃吗?袋装大米保质期18个月;面粉12个月;一些散称粗粮的保质期很难确定。与其吃陈粮,不如随便买。

3、工作结束后,在家吃的食物量大大减少

年轻人,有工作的午餐不在家吃,单位有社交活动在外面吃,即使在节假日也要改善口味,点外卖,去餐馆吃,更不用说囤积食物了。

4、粮食过“伏天”就会长虫

每个人都会在北方发生粮食长虫。南方天气炎热潮湿,粮食储备成为问题。通常我家在伏天到来之前就把粮食清理干净了,现在就吃,现在就买,伏天过后再买一袋粮食。

为什么不多囤粮食

1、从大局来看,相信中国

今年的疫情是全球性的,但我国有实力肩负这场灾难。整个疫情发生后,大家都表现出了强国的责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来应对非常时期,而不是大旱和洪涝灾害。粮食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没有问题。

2、粮食问题与国计民生有关,国家将采用宏观调控

今年,中国已经传达,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粮价稳百价稳”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

如果你想储存更多的食物,你只需要担心更高的价格。事实上,即使价格更高,也是正常的。产品的商品总是在市场上。如果价格确实更高,我们一起承担并不是问题。

3、不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参与哄抢

我经常听表姐说,80年代后期有压货的经历,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都在争相囤积。转过头来,太蠢了,这种事情做不到。

粮食,每个家庭的大量使用只不过是大米、面粉,其他粗粮的成本非常有限,无论价格有多高,也必须吃,不会因为价格高而少吃,也不会因为价格便宜而多吃。单一的价格,没有太大的不同,即使囤积,也不能囤积数百公斤,价格差异不能让家庭节省多少钱。

4、粮食是不易储存的物品

正常储存应保证温度和湿度,更不用说自己家的储存空间有限了。如果储存不好,就会出错。每天吃陈粮,或者变质发霉的食物,对健康不好。

- END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