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出现早死病害症状该咋防治(马铃薯早死病害防治方法)

[病症]土豆早死病害又称土豆黄萎病或成熟病。发病前期由叶子沿叶边发黄,从叶柄向内失绿,后由变黄褐变枯,但不打卷,直至所有复叶枯萎,不脱落。根茎得病初病症不显眼,当叶子失绿后,割开根茎处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根茎得病始于肚脐,维管束变淡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型掉色环。病源VerticilliumdahliaeKleb.称大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细菌。真菌无色,成熟后褐色,有隔开和发枝,尺寸25—215×21—69(μm)。分生孢子梗底部始终透明,胞子梗上每轮具2—4根枝丫,尺寸13.7—21.4×2.3—2.7(μm),每枝丫上顶生1个或几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状,单胞无色,尺寸2.3—9.1×1.5—3.0(μm),能形成微菌核。

[传播途径和发病标准]此病是典型土传维管束枯萎病害。病菌以微菌核在土中、病残秸杆及薯块上过冬,翌年栽种带菌的土豆即造成发病。病菌在体内。

扩散,在维管束内繁育,并拓展到枝干,此病在当年不再进行反复浸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大30℃,最少5℃,真菌、菌核60℃经10分钟至死。一般温度低,种薯块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创口进入。从栽种到盛开,日均温小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此中气候温暖,降水调合,病害显著缓解。地势低洼、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注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此外有报导V.albo~atrumReinkeetBerthold也可导致此病。

[防治方法]

1培育抗病品种如国外的阿尔费、迪辛里、斯巴恩特、贝雷克等种类较耐病。

2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足腐熟有机肥。

3栽种前种薯用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泡种1钟头。

4和非茄科作物推行4年以上轮种。

5发病重的地域或田块,每667m2用50%多菌灵2kg开展土壤消毒;发病前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一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此外可灌溉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水***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一300倍液,每株灌溉100ml。隔10天1次,灌1次或2次。

- END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