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菌核病如何解决(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假茎”)

苋菜核病对叶子、叶鞘和假茎假茎。细菌主要在土壤中失去细菌核随病残体,依靠灌溉水和降水溅射传播,细菌核发芽真菌进行初始感染,田间病害传播主要通过真菌攀爬和感染;早期生病部位变成棕色、湿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枯萎。

防治措施:1。因时制宜培育和停止抗虫种类,并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种。移栽田地应选用富含有机物的田地。移栽前应浇透水,施足底肥,1亩羊棚灰等有机肥施足脱肥3万KG、25%复合肥30KG,并在地面喷洒消毒剂,加入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2.合理密植,管理好液肥,注意治理植地灌溉系统,避免植地储水和积水;合理密植;经常施薄肥,防止过度施用基肥;按时喷洒含有微肥的叶片营养素和新的高脂膜,促进植物稳定生长,减少韭菜切割周期,改善植物间的渗透性,有利于缓解疾病。此外,适度喷洒壮茎灵,可使植物茎粗、叶肥大、叶色细嫩、植物茂盛、自然品位浓郁。3、立即服药,预防和控制疾病,每次割韭菜后到新株抽生期逐渐服药预防。目的性药物可根据植物保护要求喷洒2~3次以上,每7~15天更换一次,前密后疏,主要喷洒植物底部和地际部;同时,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体,提高药物相关成分利用率,巩固疗效。

- END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