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掀起一股发行“碳中和债”热潮(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

自我国确立需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2060年完成“碳中和”的目标后,在金融行业掀起一股发行“碳中和债”的热潮。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央国企均发布专项用于碳中和或新能源项目的债卷。

“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券的子种类,是指在现行绿色债券政策框架下,将募资专项用于具备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项目行业包含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相比一般绿色债券,“碳中和债”的准入目录更加对焦,专项用于绿色能源、清理交通、绿色建筑、碳汇林业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并由专业第三方机构对碳减排等生态效益开展量化评估计算,发行后存续内不断公布项目工作进展及碳减排效益完成情况等。

“碳中和债”是为完成国家独立奉献目标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主要创新举措,意味着债券市场首先回应国家低碳发展目标要求,依靠金融市场在股权融资支持、价格发现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指导和推动大量资产看向应对气候变化行业。

业内人士表示,碳中和债卷经第三方评估验证同时符合国家中国流行绿色债券与气侯债卷规范,为进一步探索与国际绿色金融规范连接带来了参照。“碳中和债”的成功发行预计促进信贷、租用、信托等行业造成大量支持碳减排项目的创新产品,充分运用绿色金融工具针对低碳发展的支持功效,助推经济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2022年2月8日,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总计发行规模rmb64亿元,发行人包含华能国际、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雅砻江水电和四川机场集团。募资全部用于具备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项目行业包含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募投项目完工经营后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计4164.7万吨。

首批“碳中和债”是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组织与带领下进行发行,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以“碳中和”命名贴标绿色债券商品,是发挥绿色金融导向作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针对探寻绿色金融工具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份中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首批碳中和债卷商品至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添加发行“碳中和债”的大军。

3月3日,中国三峡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10亿元,时限3年,募资不少于70%,用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建设,助推搭建清理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3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期限2年,募资50亿元,票面利率3.26%,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布碳中和债至今,单期发行规模最大、票面利率最少等纪录。

4月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初次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利益注资型碳中和债,发行规模11亿元,发行时限3年,募资将用于企业光伏、风电、地暖等绿色项目,是国内燃气公司发行的第一支碳中和债。本次“绿色债券”募投项目包含中石化早期在全国各地布局的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地热供暖等新能源项目70多项。中石化表明,将加速推进低碳化过程,争取比国家目标提早10年实现碳中和。

有关统筹规划亦在搭建中。4月21日,中央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下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2年版)》,不再将煤碳等化石能源清理运用项目列入绿色债券支持范畴。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转型金融技术标准,引导金融企业支持能源体系和用能领域搞好有序、渐近绿色转型。

- END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