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鱼为经济效益较高的谈水珍贵鱼种,有“鱼中佳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很多蛋白,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端保健品。黑鱼成鱼饲养,是指在水塘、水池、网笼等小水质里将鱼种培养食用鱼的生产过程。人工养殖黑鱼,有粗放型混养和规模化单养二种。粗放型混养是指在渔塘中与四大家鱼等一起混养。规模化单养乃是运用水源丰富、鱼饵充沛的标准开展高密度单养,分网笼单养和水塘单养,近年来主要采取水塘高密度单养为主。现概述如下,仅作参考。饲养前准备1.饲养设备:土水塘、水泥池等。水位要1米~2米。给排水设备齐备。2.水质:规定零污染,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3.面积:渔池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上下,较大不要超过2亩。4.在池附近须设40cm~60厘米的网栏等防逃设备。5.在池的四周河面种上水草,一般不超过20%上下为宜,便于遮挡阳光、避暑、觅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整水温。繁殖技术1.鱼种散养:①鱼种规格采用10厘米以上的当初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免伤没病。②鱼种由来最好选择本地制造的鱼种。③散养时长,以9月初至10月上旬为宜,鱼可摄食修复体质,提升过冬存活率。年后散养在3月~4月。④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⑤放养密度:水位在1.2米~1.5米,50克~60克鱼种1亩推广8000尾~9000尾,80克~100克鱼种1亩推广5000尾~6000尾。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即定质、定量、按时、定位。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产生“感观”反映,把黑鱼结合到食场周边,容易产生抱食局势,提升摄食量,降低鱼饵消耗。鱼饵类型以新鲜水生物为主,关键是海谈水小杂鱼、虾等。进食充沛时,饵料量大概为鱼重的8%上下,多者可达10%之上。进食淡季为3%~4%。投饵时使用“慢、快、慢”方法,投喂效果好,饲料消耗少,大部分鱼吃饱后行走即可停喂。气温、气压、水质不同时,鱼的摄食量是大不一样的。3.日常管理:关键搞好以下几方面:①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转变,有无浮头征兆,有无病鱼等,发现问题应妥善处理。②换水。黑鱼每天摄入高蛋白鱼饵,水面中氨的浓度较高,尤其是夏天水温高,水质很容易变坏。因此必须定期更换水质,一般每周换去1/3,十几天换去4/5。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维持微水流饲养,饲养期内水温以不高过30℃为宜。③防逃。随着黑鱼逐渐长大,跳跃能力提高,尤其是在雨天换水时或早晨弹跳十分活跃,因而池埂离河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cm,进出水口要组装结实的防逃网,池四周组装防逃网或防逃墙。病症与预防1.水霉病。防治方法,在拉网运输和散养操作时应细心,避免鱼身负伤。鱼种发病时,可采取3%~5%浓度食盐溶液侵泡。2.粘孢子虫病。防治方法,用***浓度90%晶体敌百虫医治。
- END -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